瀝青攪拌機的工作流程遵循 “原料預處理→精準配料→加熱混合→成品儲存” 的邏輯,具體可分為五大核心步驟,各環(huán)節(jié)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共同保障混合料質量:
1. 原料儲存與輸送
骨料儲存:采用多個獨立料倉(通常 3-6 個)分別存放不同粒徑的碎石、砂,料倉底部設有振動給料機,控制骨料輸出速度;
粉料儲存:礦粉(用于改善混合料級配和粘結性)通常儲存在密封的粉料罐中,通過螺旋輸送機輸送至配料系統(tǒng),避免受潮結塊;
瀝青儲存:液態(tài)瀝青儲存在帶加熱裝置(導熱油或電加熱)的瀝青罐中,維持溫度在 140-180℃(根據瀝青標號調整),確保流動性。
2. 骨料烘干與加熱
潮濕的骨料(含水率過高會影響混合溫度和強度)首先進入滾筒干燥機,通過燃燒器產生的高溫熱風(溫度約 180-220℃)進行烘干和加熱,使骨料含水率降至 0.5% 以下,同時溫度達到 160-190℃(與瀝青混合前的******溫度);
烘干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通過除塵系統(tǒng)(布袋除塵器或靜電除塵器)收集,經處理后可重新作為粉料回配,實現(xiàn)環(huán)保與資源回收。
3. 精準配料
骨料配料:加熱后的骨料進入篩分機,按粒徑分成不同規(guī)格,再通過電子皮帶秤按設計配合比精確計量(誤差≤1%);
粉料配料:礦粉通過螺旋電子秤計量,確保用量精準(通常占混合料總量的 3%-6%);
瀝青配料:瀝青通過瀝青泵和質量流量計輸送,按配合比(通常為 3%-5%)注入混合缸,溫度保持與骨料匹配(避免溫差過大導致瀝青結團或混合料降溫過快)。
4. 強制混合
計量后的骨料、粉料和瀝青共同進入強制式攪拌缸,通過雙軸槳葉的高速旋轉(轉速約 25-30r/min)實現(xiàn)均勻混合,混合時間通常為 30-60 秒,確保瀝青能均勻包裹每一顆骨料,形成穩(wěn)定的瀝青混合料;
混合過程中可通過溫度傳感器實時監(jiān)測混合料溫度,確保成品溫度符合施工要求(通常為 150-180℃)。
5. 成品儲存與輸送
混合完成的瀝青混合料進入成品儲料倉(帶有保溫層,防止降溫),儲料倉容量通常為設備 1-2 小時的產量,可滿足間歇式施工需求;
如需遠距離輸送,可通過皮帶輸送機或 瀝青攪拌機混合料轉運車將成品送至施工現(xiàn)場,確保施工連續(xù)性。 |